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标语

减少雾霾天气的标语精选50条

2023-04-17 01:44繁星中文网

减少雾霾天气的标语精选50条

雾霾标语大全

  1、同呼吸、共奋斗,治污减霾我们在行动。

  2、爱自己,爱绿色,抗雾霾。

  3、每天少开一次车,清新空气再回来。

  4、鞭炮少放一串,烟花更得减半。

  5、防治雾霾,从我做起。

  6、安步当车,减少雾烟。

  7、保护空气,就是保护我们的'肺。

  8、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9、雾霾越少,空气越好。

  10、战雾霾,保健康。

  11、关注雾霾一分钟,珍惜生命六十秒。

  12、一起扫走雾霾,只为点滴幸福。

  13、车辆少出行,健康你我他。

  14、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创建生态宜居城镇。

  15、雾霾完蛋,星光灿烂。

  16、你心我心扫霾同心,你行我行壹块同行。

  17、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切实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18、植绿草原,净化蓝天。

  19、治理雾霾天气,改善空气质量。

  20、丽彩创造蓝天,潮流生产白云。

  21、保卫蓝天同呼吸,治理雾霾共行动。

  22、微笑对待每一个绿色,让我们微笑度过每一天。

  23、全名参与治理雾霾,共同探寻生态文明路。

  24、防止雾霾,人人有责;绿色生活,人人共享。

  25、丽彩美化咸阳,还我绿色河山。

  26、拒绝十面霾伏,还我碧水蓝天。

  27、远离雾霾环境,建设绿色家园。

  28、雾霾出门戴口罩,身体健康最重要。

  29、抗雾霾,迎绿色,加油。

  30、做美城市增福祉,做强环保添分量。

  31、雾霾开车慢,方能保平安。

  32、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3、壹块扫霾全民行,共筑美丽中国梦。

  34、轻轻挥挥手,送别所有霾。

  35、还原清新空气,扫霾齐心协力。

  36、加强环境治理,赶走雾霾天气。

  37、雾霾治理,我们在行动。

  38、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推进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治理。

  39、保护环境,远离雾霾,杜绝帕莱德。

  40、小草怕热闹,君勿放鞭炮。

  41、减少雾霾一分钟,增加健康六十秒。

  42、科学发展,生态优先,环境改善,环保先行。

  43、同呼吸、共担当、齐行动。

  44、扫除雾霾,与健康同在。

  45、关心扬尘治理,还你清新空气。

  46、消除雾霾,保护环境。

  47、创建文明工地,落实扬尘治理美化工地环境。

  48、雾霾天气危害大,空气新鲜靠大家。

  49、治雾霾全行动,少开车多骑行。

  50、扫除一分钟雾霾,还我两叶健康肺。

  51、烟囱废气少,新鲜空气好。

  52、烟囱少了,空气好了。

  53、少排放空气清新,多走路步履轻盈。

  54、坚定信心、做好绿化、关键你我,共创一片蓝天。

  55、生命来源自然,健康来自环保。

  56、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57、环境勤关爱,忽视惹尘埃。

  58、扬尘治理,人人有责。

  59、倡导环保,拒绝雾霾。

  60、加强环境保护,远离雾霾困扰。

雾霾天气日记大全300字

  【第一篇】

  今天早上,雾气蒙蒙,使我开心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特别糟糕,使人们的行动变得很不方便。我心想:这天气到底怎么回事呀?昨天是个雾霾天,今天又是个雾霾天,这雾霾天气到底有完没完啊!

  中午十点左右,我正要出去上兴趣班时,妈妈突然叫住了我说:“吴诗琪,你戴上这个口罩在出去。外面的空气很不好,有污染。戴上口罩可以减少灰尘被吸进体内。”于是,我极不情愿的戴上口罩,走一段路就用袋子遮遮挡挡,当我走在马路上看到很多人都带着口罩,我再也不害羞了,马上拿下袋子从容大步地走了起来。到了舞蹈教室门口,我忙摘下口罩走进教室,看见好多同学都带着口罩,这让我有点大吃一惊。

  十点十分终于到了,该上课了,当我们看到姚老师戴着口罩给我们上课时,我们都怀着好奇的心情望着姚老师。这时,好多戴口罩的同学都好像无头苍蝇找到了头一样,不在害怕倒霉,不在遮遮掩掩了。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我们都把雾霾天气和口罩的事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雾霾天呀!雾霾天呀!你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呀,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的行动都变得轻松;什么时候才能让空气变得清新,变得新鲜呀!

  【第二篇】

  大清早,刚睁开眼,看到外面灰蒙蒙的,还以为今天是阴天,而天气预报却说是晴天,原来这一切都是雾霾惹的祸!

  想起这几天老是无缘无故的咳嗽,我才知道,这都是雾霾惹的祸。这几天,都有严重的雾霾,而我每天都会大口大口的.呼吸,使雾霾中的灰尘都统统跑进了我的嘴里,我不管什么时候都咳嗽了起来,咳出来的痰都是黑黑的。妈妈跟我说,今天不能多出去运动。走在上学的路上,大家都带着口罩、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只留下两只眼睛可以看得见。终于到了我们最喜欢的“大课间”时间了,学校却通知,因为雾霾,取消一切的户外活动,我们又少了锻炼身体,尽情奔跑的机会了!

  哎,看把大家给折腾的,瞧,妈妈为了家人的健康,开始忙着在网上搜寻,各种防PM2.5的办法,还打算在网上买专防PM2.5的口罩,哎,希望这些口罩真的能有用。

  【第三篇】

  咳,咳,咳……这平常少见的声音最近却像风一样快速地在很多地区蔓延开来。口罩这个不常用的东西最近也被推上风头浪尖,成为各大商家最新的利益来源。医院的呼吸科也不同往日,竟人满为患!天也灰蒙蒙的,方圆百里都笼罩在迷雾之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雾霾的杰作。

  雾,本是天地间薄薄的一层轻纱,将天地间的万物都悄悄藏了起来,可你偏偏戴上霾这顶大帽子。你可知,这一顶帽子坑害了多少人原本健康的身体,让空气中的各种微粒有机可乘,让多少刻苦求学的学子不得已停课……你造成的众多影响已经打乱了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现象。

  如今,带着口罩站在马路边,向远处望去,漫天大雾似乎已经成功占领了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树立在朦胧的雾中,相隔100多米的楼房都成了海市蜃楼,若隐若现。这样的天气越来越频繁,雾霾正无声无息地侵略着我们居住的城市,向我们的城市开火,让我们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严重下滑。

  我不禁深思,制造雾霾的幕后黑手是谁,答案肯定是一致的,那幕后黑手就是我们自己!现在很多家庭都拥有小汽车,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但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我们有没有注意过,答案是否定的。春节即将来临,绚丽的烟花爆竹让我们目不暇接,但空气中的烟雾有谁注意过,答案也是否定的。如今,各种化工厂、炼油厂在我们的城市里大显身手,夜以继日地排放各种煤烟和有毒物质,但这有人注意过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我们要的是环保健康,请不要牺牲这两样最珍贵的东西换取所谓的美好生活。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那些不环保的现象,勇于阻止,就一定能将我们现在的生活,变成真正的美好生活。如今,我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生发出呼吁:治霾,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

雾霾天气的作文

  导语:外面的世界像蒙了一层灰黑的纱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雾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作文一:雾霾天气

  今天早上,我很早起了床,觉得屋里有点热,于是,我把窗帘给拉开,准备打开一点窗子吹吹风。

  我刚打开窗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外面的世界成了乳白色,更本看不清外面。妈妈起床了,我带妈妈到窗口看,妈妈也吓了一大跳。我问妈妈:“为什么今天又雾霾,而且这么大?”妈妈回答我说:“因为空气被污染了,所以有雾霾,以后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9点了,我们要出门了,我以为雾霾已经消散了,可是我到楼洞口的时候,外面还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妈妈对爸爸说:“今天别开车了,太危险了,不是你开车闯到别人就是别人开车闯到你,我们还是做公交车吧!”我突然觉的很奇怪,就问妈妈:“妈妈,你说雾霾天气不能开车,那我们坐公交车那不和爸爸开车一样吗!”妈妈笑着回答我说:“呵呵,公交车大呀,容易让别的车注意。”

  我和爸爸、妈妈在车站等车,这时候,我看见一个叔叔的手正在向妈妈的包包慢慢地靠近,我觉得是小偷。于是,我拽了拽妈妈的衣服,妈妈问我怎么了,我瞪了那个叔叔一眼。妈妈看了看,把手提包摘下来放到另一这胳膊上,那个小偷以为被发现了,就悄悄的溜走了。这时,我想:雾霾天气时便宜那些小偷了,不过要想偷我妈妈的东西,可的很难得,因为我妈妈和我都非常警戒。

  到了妈妈上班的地方,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到了中午,我准备帮隔壁店的张子怡姐姐装饰圣诞树。但是雾霾天空还是一片白色。

  今天这一天让我知道了,我们要保护坏境,不会再有这样的雾霾天出现。

  作文二:可怕的雾霾

  这几天,南京来了一个不友好的“朋友”——雾霾。

  星期三晚上,妈妈接到了一条张老师发来的信息:明天由于雾霾影响,空气污染很严重,明天暂时停课一天。我连忙问妈妈:“雾霾是什么啊?”“唉”妈妈叹了口气说:“由于人们过度开发地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量汽车的尾气排放,也造成了空气污染;还有许多不讲文明的人,随地乱扔垃圾,使我们身边到处都被污染。听了妈妈的话,我自己暗暗下决心,决定要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第二天一早,我打开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像蒙了一层灰黑的纱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本应红红的太阳像蒙上了一层丝巾变得暗淡无光,远处的高楼只有一点淡淡的轮廓;院子里的小树朦朦胧胧很不清楚,小鸟也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路上的行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行色匆匆。一切都变得毫无生机,死气沉沉,好可怕的雾霾。

  我们要爱护地球妈妈,赶走雾霾,保护环境,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不友好的“朋友”你赶快走吧!

  作文三:雾霾

  今天早上,我学书法。一出门发现外面灰蒙蒙的一片,就像走进了一个没有四季,没有颜色,只有黄色的大雾陪伴的国度一样。走在马路上,我感觉三米之外都看不见人,就像双目失明一样。呛人的空气隐隐约约的有股臭味,我觉得这样的世界,万物都没有了生机。

  记得书里描写的雾非常的美,人们把它比作白纱,虚无缥缈。人们走在云雾里如同走进了人间仙境。可是现在,我们却称之为雾霾,我们的环境到底怎么了?是谁破坏了它?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因为汽车的增多排放大量的尾气,工厂随便的排污,森林不断地被采伐,绿地不断的减少,等等,使环境被破坏了,所以才会有了今天这样的雾霾天气。

  今年的雾霾天气已经出现了多次,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重,极大地影响了人的健康,诱发了很多疾病,比如心脏病,肺病,气管炎等等。这种天气给我们一次次敲起了警钟,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所以我们要提倡,爱护树木,种植树木,不要焚烧垃圾,随便排放污染物。我们必须要科学发展,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保护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蓝天、碧水、绿地、新鲜的空气,就能时时在我们身边!

雾霾天气的反思

  纵观历史,雾霾现象是与工业化的进程密切联系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形势极为严峻。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由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自去年12月上旬起,持续的雾霾天气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而为探寻导致雾霾的罪魁祸首,一些环境学者将矛头指向以化石燃料、尤其燃煤为主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要求加快经济转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呼声不绝于耳。

  纵观历史,雾霾现象是与工业化的进程密切联系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形势极为严峻。然而,中国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工业化带来的雾霾天气,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讳疾忌医。“大道如青天”,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不容置疑的硬道理。中国的一切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但发展要有新思路,应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并非近年才有的新概念,但至今未有突破性的改观。古人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经济转型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不容小觑,岂能在一朝一夕间便取得显著成效?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严重依赖燃煤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使非可再生资源本身储量日益匮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剧,也对濒临极限的环境承载能力构成重大威胁;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加明显,生态环境全面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危机将难以避免。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的困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这三大压力同时袭来,且彼此间的矛盾愈发难以调和。

  其实,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两个目标,应当并且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如何做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首先且最为关键的是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调整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传统能源消费的比重。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极大,而天然气所占的比重极低。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燃煤占到70.5%,石油占17.6%,天然气占4.0%,呈现出“煤炭一头独重,天然气无足轻重”的特点;而同期美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燃煤占27.2%,石油占37.2%,天然气占23.0%,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石油稍重”的格局。对燃煤的严重依赖,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应当减轻对煤的依赖,大力推进天然气的利用。天然气是一种“准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使实践中天然气难免含有少量杂质,燃烧也未必充分,但产生的污染依然比煤炭和石油制品要轻得多。相比之下,煤炭和石油的分子结构较复杂,碳含量高,氮、磷等杂质含量也高。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统计数据,使用燃煤发电,每兆瓦时电力产生二氧化硫13磅,氮氧化物6磅;而使用天然气发电,每兆瓦时电力产生二氧化硫0.1磅,氮氧化物1.7磅。在近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微粒物质。为产出10亿英制热量单位的能量,燃煤会带来2744磅的微粒物质,而天然气只会带来7磅的微粒物质,差不多是燃煤污染的1/400。

  近年来,对天然气的利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关注。2004年西气东输正式商业运作,天然气市场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当时国内天然气资源不能满足需求,《天然气利用政策》(2007)应运出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供需矛盾。随着国内资源的大力开发和进口LNG、进口管道气的全面实施,我国天然气供需形势有所好转。2012年10月,发改委颁布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提出了“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此目标的提出,清晰地表明了国家对天然气发展的鼓励。前不久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中还提出,到2015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7.5%。

  然而,天然气的推广应用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一方面,天然气管网的建设耗资繁巨,有人甚至指出,全面建立天然气的储运系统和城市天然气配送系统的工程量不亚于重建中国的`铁路系统;另一方面,天然气在工业领域替代燃煤和重油,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重大改造。“溃痈之痛,胜于养毒。” 燃煤经济的持续运行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如果考虑到这一成本,燃煤经济在很多地方实际上已经是“非经济 (diseconomy)”了,改弦更张,大力推广利用天然气势在必行。

  其次是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使用中的比重。

  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减少森林过度开采和植被破坏。目前,我国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还是薄弱环节。中国虽是水力资源大国,但目前的开发率仅为1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开发潜力巨大。核能是发达国家重要的替代能源,目前仅占中国能源结构的1.2%,而日本、法国都超过了30%。因此,我国应积极发展核电能源,力争到2020年使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提高到4%。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基础雄厚,但因成本高、规模小、缺乏激励政策而发展滞后。积极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远期可以替代石化燃料,近期则可以缓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边远和农村地区的用能紧张问题。

  2006年开始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左右,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国内可再生能源装备能力。未来20年,中国应使可再生能源初步形成规模,并为今后更大规模地替代石化燃料奠定基础。

  同时,中国还应大力推动海洋能、氢能、燃料电池、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的开发。由于新能源产业对政策依赖性强,尚未形成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新能源行业遭遇寒冬,出现了投资者对新能源企业避之不及的现象。但是不能因为遇到挫折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致因噎废食,裹足不前。“风物长宜放眼量”,纵观工业革命的历史,任何革命性新技术的应用,总是一波三折。1807年,富尔顿设计的蒸汽船试航时,被人们嘲笑为“富尔顿的蠢物”;1814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试车时,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赛跑。传统能源的应用尚且如此,新能源的应用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后,还需大力开展节能环保,节约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消费。

  传统能源的替代、新能源的开发非一日之寒,当前还应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节能环保。从我国来看,对能源的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与能源燃烧相关的空气污染使中国40%的国土受到酸雨的威胁,100多个城市雨水的pH值都非常低。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20年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将分别超过4000万吨和3500万吨。因此,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弱、能源利用率低的国家来说,开展节能环保、提高能源效率是当务之急。要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缓解能源消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降低单位能源消耗。下更大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基础性、前沿性节能技术研发,力争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石油领域,要把节油环保作为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环保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单位GDP的石油消耗减少,排放量降低。压缩高耗油产业,淘汰高耗能设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节油,抑制无效、低效的石油消费,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曾国藩有句名言,“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折,必有浮议摇撼。坚忍力争而后有济”。无论是推行天然气替代燃煤,还是大力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环保,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风波磨折、浮议摇撼;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必将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有识之士着眼未来,坚忍力争。

  美丽中国难以在迷雾中前行。虽然北京暂时烟消云散,雪霁天晴,回想那些“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仿佛像一场场噩梦。然而,现实冷酷如铁,如果我们安于故俗,仍然延续燃煤经济的老路,雾霾天气定会卷土重来,这是铁的规律。《左传》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及时采取行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才能让蓝天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