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古代人教育人少说话的名言

2023-01-28 10:00繁星中文网

古代人教育人少说话的名言

100句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

  【教育】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上)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关于教育的古代诗句

  教育也是一种教授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关于教育的古代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

  1.   《礼记大学》儒家主张的治国,齐家,是有密切关系的两件事,一个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没有这回事。

  2.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3.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4.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5.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6.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7.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8.   天下之本在家。

  9.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10.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1.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12.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3.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14.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15.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16.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17.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18.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19.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20.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21.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起:开始

  22.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23.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24.   爱子教之以义方。

  25.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26.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27.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28.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9.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30.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31.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适:正是。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32.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33.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34.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35.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36.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37.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无知。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38.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39.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劝告。

  40.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41.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不会停止。

  42.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43.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齐:整治。

  44.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45.   清张履祥《训子语》童稚:年幼时期。异日:日后。

  46.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47.   《史曲愿体集》至:最。

  48.   爱之必以其道。

  49.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爱惜子女必须讲究方法。

  50.   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51.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成:成才。要想成就功业,必须家里有好的父兄,外有严格的师友。

  52.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53.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教导儿子必须自己带头去做。

关于不耻下问的古代经典名言

  古代经典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由成功励志网收集,希望有关于古代经典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文章,这篇与古代经典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关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 《生查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曹植 《白马篇》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关于桥的古代诗句

  桥梁是架起两地交通的地方,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桥的.古代诗句,一起来看一下吧。

  1、莫是东君嫌淡素。——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2、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3、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4、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陈克《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5、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6、云鸠拖雨过江皋。——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7、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8、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9、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10、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11、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3、极目离离,遍地濛濛,官桥野塘。——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14、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15、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16、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7、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18、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19、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20、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21、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22、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3、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24、时时自有春风扫。——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25、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26、参差烟树灞陵桥。——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27、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28、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29、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30、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31、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32、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纳兰性德《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33、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34、冷冷水向桥东去。——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3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36、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37、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38、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39、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0、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41、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明本《九字梅花咏》

  42、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43、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44、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45、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4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

  47、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48、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49、湿云不渡溪桥冷。——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5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51、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2、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53、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54、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55、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56、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57、蓝桥何处觅云英。——苏轼《南歌子·寓意》

  58、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59、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雍陶《天津桥望春》

  6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