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阐述希波克拉底名言的含义

2022-10-07 14:13繁星中文网

阐述希波克拉底名言的含义

医学界的名言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医学界的名言,欢迎查看!

  1、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钟南山

  2、 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希波克拉底

  3、 一位西哲说:“医学是一门科学,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

  4、马克思:“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疗效重于理论)

  5、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6、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7、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8、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 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9、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医工论》

  10、 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清】徐廷祚

  11、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2、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

  13、只要生命还可珍贵的,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

  14、专家是令人尊敬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不知道的事情,知道的越来越多;专家有时也是令人惋惜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知道的事情,却知道的越来越少。——妇产科学家郎景和

  15、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吴阶平

  16、对工作还应该经常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一种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

  17、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清】陈梦蕾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8、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19、医者父母心,急患者之所急。

  20、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2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22、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次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里,便呆钝不灵。——【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23、There is no safe drug but safe doctor.(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的医生)

  24、A good surgeon must have an eagles eye,alions heart,and a ladys hand.(一名好的外科医生必须有鹰的眼睛,女人的手和狮子的心)

  25、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26、he real difficulty in orthopedics lies not in making a diagnosis but in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骨科医师的挑战不在下诊断,而在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27、The patients are your best teachers.(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28、Before you become a doctor, become a man.(成功待人处事是成为好医生的前置条件。)

  29、The decis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incision.(在一个成功的手术中,决策比刀法更重要。)

  30、To cut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31、药理与事理相合,医法与心法不二

  32、医病医心难医命,顾利顾名不顾身

  33、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34、小病求生,大病求死

  35、德不近佛者不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以为医——裘法祖老先生!

  36、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

  3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8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39、医以济世,术贵乎精。(清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40、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4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42 、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清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43、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清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44、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清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45 、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清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46 、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清 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47、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清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48、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明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49、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50、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51、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明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52、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 山东省第六类 方论外科杂集》)

  53 、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清 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54、Harvard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教授曾对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十年内,你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半是错的。“

  55、路上有两种车,一种是兜风的,行车就是目的;另一种是赴约的,行车只是手段。 (只谈理论的兜风的,瞄着疗效的是赴约的。)

  56、有人同一个错误重复了几十年,然后把它叫做经验。 (经验等于证据。)

  57、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有这样一句批评:"上帝不是靠仍色子的方式来决定自然规律的"。遗憾的是在医学领域,上帝处处多都在玩筛子,循证医学就是教医生如何应对这个医学实践的不确定性。

  58、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嗤,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者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唐]孙思邈

  59、当我们决心要成为医生的那一刻,我们的身上已经挂上了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让我们背负一生。——法国胸科医学之父雷涅克

  60、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内科专家张孝骞

  61、我虽然从医六十多年,至今不敢忘记“戒慎恐惧”四个字。病人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怎能不感到恐惧呢?怎么能不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呢?——张孝骞

  62、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63、成为一个医生最大的责任不是只医治疾病,一个医生怎么看待贫穷的病人,是区分一个人是医生还是医匠的.关键点,真正的医生肯定人的价值,医匠的眼中,病人只是消费者。医生看的是生病的人,医匠看的是填病历的表。 ——[美]布雷克威尔

  64、医生的人文素质就是你要真正热爱生命,关注生命。一个优秀的医生肯定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生命要充满同情。 ——周国平

  65、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66、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爱丁堡宣言》

  67、凡乡里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

  68、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不容置疑,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信仰和奉献精神。她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服从上帝的召唤,因为上帝是出于信任才会把一个人的生命交付在她的手上。 ——菲洛伦斯,南丁格尔

  69、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该项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希波克拉底誓言

  70、良医者,常治无病之人,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淮南子》

历代的名言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6、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1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4、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1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2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25、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3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论语》)

  3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3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4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41、朝闻道,夕死可也。(《论语》)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4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4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5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5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5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5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58、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59、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孙子》)

  60、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6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6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6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6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6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6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6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7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7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7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7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7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5、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7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77、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7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7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8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8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8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8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司马迁《史记》)

  8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8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86、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司马迁《史记》)

  8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

  8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史记》)

  8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史记》)

  9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9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9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9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9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9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9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陈寿《三国志》)

  9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9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9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01、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10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现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0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0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10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0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10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10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1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

  11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1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1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

  118、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事空。(范晔《后汉书》)

  11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120、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12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2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瑀 》)

  12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2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2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2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2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3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3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3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3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3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3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13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3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4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4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4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4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4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4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4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14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5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5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5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5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5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5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5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8、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

  15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奉入京使》)

  16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6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62、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16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16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6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6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7、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16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69、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

  17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7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7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7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7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二韵》)

  175、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17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17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18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18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8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8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8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8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18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18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调张籍》)

  1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9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19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2、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93、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9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9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9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19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上草送别》)

  198、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9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0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20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20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0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20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207、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0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历代中国的别称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那么从古自今中国的别称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历代中国的别称,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的别称: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历代爱国诗词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陵望汉江》

  唐·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李白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至今冶城隅,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长啸武陵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