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曾国藩的妻子欧阳夫人的名言

2023-09-25 11:26繁星中文网

曾国藩的妻子欧阳夫人的名言

关于曾国藩的名言

  关于曾国藩的名言

  1、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曾国藩

  2、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曾国藩

  3、广其识则天下大。——曾国藩

  4、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曾国藩

  5、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6、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曾国藩

  7、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8、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曾国藩

  9、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曾国藩

  10、特患业之不精耳。——曾国藩

  1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

  12、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曾国藩

  13、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曾国藩

  1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曾国藩

  15、内断于心,自为主持。——曾国藩

  16、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曾国藩

  17、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8、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曾国藩

  19、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曾国藩

  20、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21、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22、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23、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24、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曾国藩

  25、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

  26、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曾国藩

  27、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曾国藩

  2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29、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

  3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31、不可背后攻人之短。——曾国藩

  3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曾国藩

  3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34、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曾国藩

  35、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奸诈者,祸之始。——曾国藩

  3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曾国藩

  37、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

  38、有才干,定要表现之。——曾国藩

  39、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40、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曾国藩

  41、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曾国藩

  4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43、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曾国藩

  44、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4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

  46、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47、举止端庄,言不妄发。——曾国藩

  48、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曾国藩

  49、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威。——曾国藩

  50、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

关于曾国藩的名言精选

  1、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2、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3、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8、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0、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1、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2、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3、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4、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15、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6、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18、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9、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1、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2、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3、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24、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25、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6、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7、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28、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2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0、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感悟曾国藩的名言

  1.曾说:“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人一生中有五类影响我们命运的人,依次是父母、老师、朋友、领导、配偶。如果他们都能冠以一个“好”字,那将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2.曾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古来才人,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不用解释了吧,疏密太重要了,还有就是识重于才。

  3.曾说:“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怎样尽量地避免被猜忌也是一门大学问。有一个成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因为那样容易被怀疑偷瓜摘李。

  4.曾说:“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所以说做人低调比高调妥当多了。做乌龟胜过做刺猬,具有乌龟性格的人,不会有死敌,即使对他有敌意的人,最后都会成为他的`朋友;而有刺猬性格的人,则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因为人人都怕惹他。

  5.曾说:“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所以说修养的目的无非和谐二字。内在的,身心和谐;外在的,与人和谐、与天地万物和谐。孔子说:“修已以安人。”要做一个让老人放心、让朋友信任、让少年敬重的人,这就是圣人的追求。号称“六亲不认”是有大忌的。

  6.曾说:“军事变幻无常,每当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不可发之太骤。”所以说打耳光摔杯子是没有用的。

  7.曾说:“越自尊大,越见器小。”小孩子才爱表现,渴望被关注。

  8.曾说:“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所以说名气大也要hold得住。

曾国藩的名言有哪些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曾国藩的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2、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6、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7、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8、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9、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0、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1、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12、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13、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14、禁大言以务实。

  1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7、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18、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9、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20、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5、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28、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29、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0、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3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32、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33、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3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35、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36、家和则福自生。

  3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0、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3、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44、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45、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46、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47、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49、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51、须先立坚卓之志。

  52、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53、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4、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55、知足天地宽。

  56、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5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5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59、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60、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6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62、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6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64、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65、小仁者,大仁之贼。

  66、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67、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6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69、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70、特患业之不精耳。

  71、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72、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73、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74、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75、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7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77、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7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79、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