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幽居的名言警句韦应物写的

2023-11-03 00:35繁星中文网

幽居的名言警句韦应物写的

韦应物的名言名句

  1、故人各在天一方,相望落落如晨星

  2、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3、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夕次盱眙县》

  4、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鸣余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简卢陟》

  5、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夕次盱眙县》

  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

  7、我有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简卢陟》

  8、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

  9、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10、万物自生听 太空恒寂寥 还从静中起 却向静中消

  1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12、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

  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燕李录事》

  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15、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

  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广陵行》

韦应物的名句

  诗人们的作品,总是能给带给我们一些新体会,给予我们前进的方向。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韦应物的名句!

  诗人简介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的名句

  1、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答李瀚——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3、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4、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6、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7、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8、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9、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1、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2、东郊——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1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蕃地,岂曰财赋强。

韦应物的名言名句

  1、故人各在天一方,相望落落如晨星

  2、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3、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夕次盱眙县》

  4、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鸣余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简卢陟》

  5、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夕次盱眙县》

  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

  7、我有一壶酒,聊以慰风尘。 ----《简卢陟》

  8、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

  9、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10、万物自生听 太空恒寂寥 还从静中起 却向静中消

  1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12、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

  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燕李录事》

  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15、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

  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广陵行》

韦应物《送终》

  韦应物的《送终》是抒写送葬的场面和诗人惨痛的心境的,十分感人。

  送终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决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赏析】

  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只是质朴地叙写了整个送葬过程:选定日子,灵柩出发,出了长安南门,远望墓地郁郁苍茫,日暮时到达墓地后,诗人失声痛哭,露宿守灵。次晨封墓完毕,诗人凄凄惶惶与妻子的遗体诀别,孩子们知道从此永远失去母亲,牵着父亲的衣裳哀哀哭号而不忍离去。诗人最后说:“葬事虽然办得十分草率匆忙,但这个日子我是永远难以忘记的!”

  全诗信口而出,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却真挚哀婉,凄恻动人。在艺术上,《送终》诗最感人之处在于叙事时笔端充满感情,“淋漓倾注,宛转侧折”,分不出究竟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情与事已经浑然一体,水乳难分。而叙事时又十分简净,抓住典型细节决不作琐细的现象罗列,这样写,既避免了繁冗拖沓,又不至于空泛粗疏。读了“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这几句诗,一群孩子牵住一位凄凄惶惶的父亲悲啼的情景如在眼前,令人顿洒同情之泪。

  此外,这首诗由于能“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诗中写到“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这种生死阻隔的.感情时,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又进一步写了两句心理活动:“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跟妻子的遗体诀别,多延长一刻都是好的;可是转念一想,暂时的延长也没有什么用,妻子的遗体最终还是要埋葬在山冈上的。这一“旁写曲诉”,使诗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它将诗人表面旷达、实质极其哀痛留恋的心情表现得深细婉曲。

  拓展阅读:韦应物慧眼识人

  贞元年间,安徽和州出了竹笛演奏家许云封,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常对人夸耀说“我的外祖父就是天宝年间的御用笛子演奏家李牟,当时的人称他为李供奉。我与李牟一脉相承,可惜还无人知我。

  恰巧韦应物正好在和州任行政长官。这韦应物既是著名诗人,也是音乐爱好者,还特别喜欢竹笛。到和州后听人说到许云封的精妙笛艺,十分倾慕,很快就与许云封成了朋友。

  以后,他们经常交往,谈曲论律很是投缘。一天,韦应物笑着对许云封说:“我给你看一件宝贝。”接着吩咐仆人拿出一个长形的十分精致的锦盒。从中取出一只竹笛,说“这是你外祖父李牟当年送给我的乳母儿子的,他曾经跟隨李牟学吹笛,不幸年青夭折,这支笛子也就留了下来。

  多年来一直精心收藏。今天你能一见,也是缘分。”这许云封一听说是外祖父留下的笛子,立即双膝跪下,恭恭敬敬的用双手接过来。许云封轻轻抚摸着温润光滑的笛身,一边细细地打量着笛子的一些细节,站起来对韦应物说:“果然是一支好笛,但恐怕不是我外祖父使用的那一支。”韦应物吃了一惊,问道“你怎么知道?”许云封随即娓娓说出一番制笛子的学问来。

  原来,做笛子的对竹子要求很高。产地必须是楚地云梦泽南边的;生长时间特别重要,当年七月十五日前生芽,次年七月十五日前釆伐晾干备用。过期竹材做的笛子,最多做到音律准确,工艺上乘,但那声音总觉沉闷黯哑,完全沒有了飘逸嘹亮的音色。如果生长期不足一年的竹材,制成的笛子声音不踏实,空乏发虚。

  再加之竹材未干透演奏时气流的振动可能使竹子的纹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种笛子是不能胜任演奏大型曲目的。韦应物不禁追问说:“先生高见,愿闻其详。”许云封接着说:“古今竹笛大曲一般都比较长,每段有十二节,每节又有十二拍。比如《落梅》这类曲目多感发于金谷显贵畅游斗富的豪情;《折柳》一般抒发戍边战士思乡情怀,或缠绵悱恻,或豪放不羁,因此要求演奏者能奏出最为动人的音色和收放自如的音量,也就是所谓的“至音”, 这种纹理已坏的笛子显然不能承受这些作品情感表达上的強烈震撼,勉强用来演奏,一定会吹破。

  韦应物听到这一席话,心中暗暗称奇,更想当面弄过水落石出。就说:“先生大胆用这只笛子演奏,吹破了正好印证先生之言,我也不会为它可惜。”许云封推辞不过,试奏一段《六州变》,开始两句引子感觉还和风细细,婉转动听。随着乐曲渐显激烈、高亢,一丝不祥的声音使人心悸。许云封心里明白,不能停止,必须证明刚才的一席话是正确的。

  不然愧对韦应物的信任。突然一声脆响之后,笛声嘎然而止。许云封呈上竹笛,韦应物一看,一条长长的裂口已贯通笛身。韦应物拉着许云封的手说:“没想到这小小的竹笛有大大的学问。先生真是独具慧眼,不愧竹笛大师啊!”后来许云封被韦应物礼聘为乐部官员,成为有唐一代笛子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