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孔子名言做自己喜欢的事

2023-03-26 01:29繁星中文网

孔子名言做自己喜欢的事

孔子语录50句

  导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孔子语录。欢迎阅读!

  孔子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的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的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过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的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做我自己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儿快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

  相关阅读:孔子

  孔子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外出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关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的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的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语录100条

  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不学礼,无以立。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4、朝闻道,夕死可矣。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过,则匆惮改。

  2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30、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4、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5、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3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4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8、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7、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0、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1、不迁怒,不二过。

  6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3、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6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7、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7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75、不迁怒,不贰过。

  7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7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7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9、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8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8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85、小不忍则乱大谋。

  8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8、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93、吾日三省吾身。

  9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95、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9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9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99、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0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治国语录

  语录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通常为了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的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

  孔子治国语录

  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6、朽木不可雕。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矣。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人之生直,罔之生幸而免。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1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6、政者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7、不迁怒,不贰过。

  1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0、德不孤,必有邻。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6、不迁怒,不二过。

  27、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已矣。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

  42、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困而学之,又其次;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3、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5、巧言令色,鲜矣仁!

  4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5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52、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于予与何诛?

  5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6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2、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的中英文语录

  In teaching there should be no distinction of classes.

  当仁,不让于师。

  When it comes to benevolence, one need not give precedence even to his teacher.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If a man keeps cherishing his old knowledge, so as continually to be acquiring new, he may be a teacher of others.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u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He was of an active nature and yet fond of learning, and he was not ashamed to ask and learn of his inferiors.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In a hamlet of ten families, there may be found one honourable and sincere as I am, but not so fond of learning.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They who know the truth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love it, and they who love it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delight in it.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The silent treasuring up of knowledge; learning without satiety; and instructing others without being wearied -- which one of these things belongs to me?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I am not one who was born in the possession of knowledge; I am one who is fond of antiquity, and earnest in seeking it there.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I will select their good qualities and follow them, their bad qualities and avoid them.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Learn as if you could not reach your object, and were always fearing also lest you should los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