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关于昆虫的名人名言

2023-05-15 10:16繁星中文网

关于昆虫的名人名言

描写昆虫类的名言名句大全

  ●蜜蜂专拣旺花飞

  ●蜂多出王

  ●黄蜂倒地还蜇

  ●蜂背虽花不称虎,蜗虽有角不是牛

  ●美丽的蝴蝶都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蝴蝶都是蛹变成的(欧洲)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

  ●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唐·谢学士)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

  ●萤火虫只照自己的屁股

  ●大风吹灭萤火

  ●萤火虫再多,也比不上一盏明灯(泰国)

  ●群星不怕与萤火虫一同出现(印度)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明珠(南朝·肃纲(咏萤))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唐·杜甫)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鲁迅)

  ●飞蛾死在灯上

  ●飞蛾扑灯,不知死活

  ●飞蛾扑火自焚身

  ●扑灯蛾子不怕死

  ●鲁莽乱撞的飞蛾,一定会自取灭亡

  ●山中无鸟兽,螳螂自称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臂挡车

  ●秋后蚂蚱,蹦不了几天

  ●秋后蚂蚱蹦不久,灶里乌龟命长

  ●屎克螂做不出蜜来

  ●屎克螂夸孩香,刺狷夸孩光

  ●蚊子怕火烟

  ●蚊子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看见蚊子拔剑

  ●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

  ●性急的'苍蝇会掉进滚牛奶里

  ●苍蝇想把墙碰倒,跳蚤想把被撑翻(壮族)

  ●一只实际存在的苍蝇比一只可能存在的天使更重要(爱献生)

  ●贪吃蜂蜜的苍蝇准会溺死在蜜浆里(盖伊)

  ●苍蝇赴宴,不邀自来(贝纳姆)

  ●臭肉养活苍蝇,苍蝇离不开臭肉

  ●苍蝇见不得血

  ●苍蝇像鬣狗一样难以驯服(爱献生)

  ●没头的苍蝇乱钻

  ●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

  ●苍蝇不抱无缝的鸡蛋

  ●苍蝇不会飞进闭着的嘴里

  ●苍蝇不会飞入沸水之釜(欧洲)

  ●身上涂满了蜂蜜,哪能不招苍蝇(塞万提斯)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五(在狱咏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宋·王沂孙)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宋·王沂孙(蝉))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唐·李商隐(蝉))

  ●莫依高枝纵繁响,也应回首顾螳螂(唐·陆龟蒙(闻蝉))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

写昆虫类的名言

  蜜蜂专拣旺花飞

  蜂多出王

  黄蜂倒地还蜇

  蜂背虽花不称虎,蜗虽有角不是牛(藏族)

  美丽的蝴蝶都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蝴蝶都是蛹变成的(欧洲)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

  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唐·谢学士)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

  萤火虫只照自己的屁股

  大风吹灭萤火

  萤火虫再多,也比不上一盏明灯(泰国)

  群星不怕与萤火虫一同出现(印度)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明珠(南朝·肃纲(咏萤))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唐·杜甫)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鲁迅)

  飞蛾死在灯上

  飞蛾扑灯,不知死活

  飞蛾扑火自焚身

  扑灯蛾子不怕死

  鲁莽乱撞的飞蛾,一定会自取灭亡(维吾尔族)

  山中无鸟兽,螳螂自称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臂挡车

  秋后蚂蚱,蹦不了几天

  秋后蚂蚱蹦不久,灶里乌龟命长(仫佬族)

  屎克螂做不出蜜来

  屎克螂夸孩香,刺狷夸孩光

  蚊子怕火烟

  蚊子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看见蚊子拔剑(朝鲜族)

  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

  性急的苍蝇会掉进滚牛奶里(维吾尔族)

  苍蝇想把墙碰倒,跳蚤想把被撑翻(壮族)

  一只实际存在的苍蝇比一只可能存在的天使更重要(爱献生)

  贪吃蜂蜜的苍蝇准会溺死在蜜浆里(盖伊)

  苍蝇赴宴,不邀自来(贝纳姆)

  臭肉养活苍蝇,苍蝇离不开臭肉

  苍蝇见不得血

  苍蝇像鬣狗一样难以驯服(爱献生)

  没头的苍蝇乱钻

  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

  苍蝇不抱无缝的鸡蛋

  苍蝇不会飞进闭着的嘴里

  苍蝇不会飞入沸水之釜(欧洲)

  身上涂满了蜂蜜,哪能不招苍蝇(塞万提斯)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五(在狱咏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宋·王沂孙)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宋·王沂孙(蝉))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唐·李商隐(蝉))

  莫依高枝纵繁响,也应回首顾螳螂(唐·陆龟蒙(闻蝉))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奚鸭对沉浮(唐·杜甫)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宋·乐雷发)

  人体是最神圣的东西(荷马)

  人体是神圣的精神庙宇,是人的精神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唯一途径(哈·罗伯茨)

  身体是我们从物质世界获取一切援助和力量的导管(爱献生)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的园丁(莎士比亚)

  我们一个指头痛疼的时候,全身都会觉得难受(莎士比亚)

  天性的东西是无法从肉体上剔除的(欧洲)

  肉体只是漏壶,里面装着计时的.沙粒,而这只漏壶本身最终也将变成沙粒(乔·赫伯特)

  躯体是对灵魂的折磨;它是地狱,是命运,是负担,是粗壮的锁链,也是难忍的惩罚(帕拉达斯)

  一脉不和,周身不适

  蜜蜂酿蜜,不为己食

  要象奔忙的蜜蜂,为着后代去酿蜜(柯尔孜克族)

  蜜蜂小,能为王

  一头钻进花蕊里的蜜蜂,忘记了天黑被裹进花瓣的危险(维吾尔族)

  蜜蜂因夏天勤劳才能冬天食蜜(英国)

  最底层的蜜最甜(英国)

  蜜蜂口有蜜,而腹有刺(欧洲)

  每只蜜蜂各有自己的刺(德国)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宋·王安石)

  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好花不怕蜜蜂采,蜂来越密花越开

描写昆虫类的名言名句大全

  ●蜜蜂专拣旺花飞

  ●蜂多出王

  ●黄蜂倒地还蜇

  ●蜂背虽花不称虎,蜗虽有角不是牛

  ●美丽的蝴蝶都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蝴蝶都是蛹变成的(欧洲)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

  ●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唐·谢学士)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

  ●萤火虫只照自己的屁股

  ●大风吹灭萤火

  ●萤火虫再多,也比不上一盏明灯(泰国)

  ●群星不怕与萤火虫一同出现(印度)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明珠(南朝·肃纲(咏萤))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唐·杜甫)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鲁迅)

  ●飞蛾死在灯上

  ●飞蛾扑灯,不知死活

  ●飞蛾扑火自焚身

  ●扑灯蛾子不怕死

  ●鲁莽乱撞的飞蛾,一定会自取灭亡

  ●山中无鸟兽,螳螂自称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臂挡车

  ●秋后蚂蚱,蹦不了几天

  ●秋后蚂蚱蹦不久,灶里乌龟命长

  ●屎克螂做不出蜜来

  ●屎克螂夸孩香,刺狷夸孩光

  ●蚊子怕火烟

  ●蚊子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看见蚊子拔剑

  ●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

  ●性急的'苍蝇会掉进滚牛奶里

  ●苍蝇想把墙碰倒,跳蚤想把被撑翻(壮族)

  ●一只实际存在的苍蝇比一只可能存在的天使更重要(爱献生)

  ●贪吃蜂蜜的苍蝇准会溺死在蜜浆里(盖伊)

  ●苍蝇赴宴,不邀自来(贝纳姆)

  ●臭肉养活苍蝇,苍蝇离不开臭肉

  ●苍蝇见不得血

  ●苍蝇像鬣狗一样难以驯服(爱献生)

  ●没头的苍蝇乱钻

  ●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

  ●苍蝇不抱无缝的鸡蛋

  ●苍蝇不会飞进闭着的嘴里

  ●苍蝇不会飞入沸水之釜(欧洲)

  ●身上涂满了蜂蜜,哪能不招苍蝇(塞万提斯)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唐·骆宾五(在狱咏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宋·王沂孙)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宋·王沂孙(蝉))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唐·李商隐(蝉))

  ●莫依高枝纵繁响,也应回首顾螳螂(唐·陆龟蒙(闻蝉))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

昆虫类观察日记

昆虫类观察日记1

  傍晚,回家的时候,我来到小区里,在小区的角落里,有一片干枯的草地。草地里居住着许多昆虫,我来到草地旁边,翻开土地,大吃一惊,这里居住着数万只蚂蚁,它们合起来,足足有一头小牛那么多只。我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原来蚂蚁的身体部位是这样的,蚂蚁的头很大,脚有的六只,有的八只。蚂蚁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圆饭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颜色非常多,品种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蚂蚁弄进塑料袋,想看看它们是怎么团结合作爬出来的。蚂蚁们一个接着一个用两支又尖又大的牙齿把塑料袋钻成一个接着一个的小洞,洞越来越大,直到成了一个窟窿。蚂蚁们出来并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把塑料袋拉进土里,做成它们的家。这一幕让我不得不佩服啊!蚂蚁们让最肥最大的蚂蚁王住进了塑料袋里,对蚂蚁们说,这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新家。蚂蚁越来越多,我又看见蚂蚁们向毛毛虫宣战,我想:那么小的蚂蚁能打得过那么巨大的毛毛虫,真让人难以置信。蚂蚁们团结起来,攻击性非常强,而毛毛虫也被它们折磨得筋疲力尽,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它们居然抬起了毛毛虫,缓慢地向洞口移去,尽管很慢很慢,却没有放弃。更有趣的是,它们还轮流来抬,似乎还有分工:带路的、鼓劲的……没过一会儿,蚂蚁们就把毛毛虫抬进洞里了,给大伙分享着吃,一只毛毛虫,可以够蚂蚁们吃好一阵子了。

  时间不早了,我背着包回到了家。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让我学会了团结,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困难。

昆虫类观察日记2

  蚂蚁,也许在有些人的眼中,它们不过是一种渺小的生物,其实,它们却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奥秘。每到夏天,我就经常可以在地上、墙角、花坛边或树洞里等潮湿的地主看见一群群的蚂蚁,它们总是自觉地排成整齐的队伍,匆匆忙忙地搬家、寻找食物,好像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去楼下散步,坐在花坛边打算休息一下的时候,恰好看见有几粒“旺仔小馒头”零星地散落在花坛边上。这时,我发现一些小蚂蚁们爬了过来,不算多,大约有五六十只,它们爬到小馒头的下面,似乎想把它搬起来,抬回家去。可是,对于它们来说,如此庞大的小馒头,这样的重量,它们又怎么承受得了呢?果然,试了几次,都像举重运动员失败那样败下阵来。它们似乎有些放弃了,有几只折回它们的巢穴,可仍有几只留下来看守着,在馒头的四周转来转去,那么,刚才爬走的,应该就是情报员了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过了一会儿,我远远地看见刚才那几只小蚂蚁,后面还跟着一长串的蚂蚁,细数大约有一百多只,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它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我被它们所深深地震撼了!我轻声地反问自己,若是在我们早操的时候,能排出如此整齐的队伍吗?

  小蚂蚁们来到一粒小馒头前,搬了起来,每只从小馒头上取下一小点,它们排成U字型,在巢穴与馒头之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粒小馒头就被他们搬完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接着,它们又开始搬第二粒,一刻也不得闲。

  看着它们,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们会迷路吗?通过在网上搜索,我找到了一些有关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等方面的资料,原来,蚂蚁在通过的路上都会从体内排出一种激素,寻路的时候用触角嗅到气味,就能回家了。

  小蚂蚁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那么富有情趣,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昆虫类观察日记3

  在科学课堂上,老师要我们观察蜗牛。于是我回家后就到花园里去寻找。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种小东西。最后,在爷爷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潮湿的墙角里找到了两只小蜗牛。

  本来在课堂上听了老师讲蜗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现在看到了真的蜗牛,我要把它仔细地观察一番。

  它们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软的身体就藏在这个房子里。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开始观察。

  我发现蜗牛好像没有骨头,身体柔软,全身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螺旋形的触角,对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应。如果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它们很快就从用薄膜封闭着的“门洞”里出来了,这说明蜗牛非常害怕强光的直射。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这说明它行走时需要润滑。

  可是,蜗牛的嘴在哪儿呢?我找来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才发现一个很小的圆点,我想蜗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来一片菜叶放在盒子里,把蜗牛捉来让它吃。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它吃菜叶,我就把盒子盖严,去睡午觉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蜗牛把叶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终没有看见它吃东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细一看,盒子里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放菜叶时并没有这些东西,那一定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个小时,这说明蜗牛是在黑暗中吃东西,而且吃得很慢。

  蜗牛真是一种神奇的小动物,特别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护着它的“小房子”,给人留下极其美好的感觉。

昆虫类观察日记4

  前段时间,妈妈从网上帮我买了三十条蚕宝宝。

  刚买回来,蚕宝宝全身都是黑色的,我都看不出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了,我把小家伙安置在一个竹篮子里。每天早上起床,我的第一件事便是给蚕宝宝喂桑叶。我用剪刀把桑叶剪得细细的,喂给蚕宝宝吃,蚕宝宝可能吃啦,一会儿工夫就把我准备的桑叶吃了个精光,再看看它们,似乎个个都长胖了一圈。

  现在,经过我三个星期的精心照顾,蚕宝宝已经从黑色,变成了白色。这段时间,我看到了蚕宝宝的两次蜕皮,它们从原来的身长1厘米,到现在的身长6厘米。从吃嫩桑叶,变成了啃大桑叶了。现在的蚕宝宝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眼睛,嘴巴了。我发现有的蚕宝宝是浓眉大眼,有的蚕宝宝则是小眼睛。我把蚕宝宝抓在手里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胸部有3对足,小小的,尖尖的,它的腹部有4对腹足,腹足上有一个个的小钩子,我把手轻轻地碰了一下它的腹足,腹足把我的手牢牢地钩住了,像是一个小吸盘,很难拿下来;蚕宝宝的尾巴上还有1对尾足,它还会用尾足抓桑叶呢。

  再仔细一看,我发现蚕宝宝腹部的前几节身体上每边都有一个黑色的“圆片”,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它的鼻子——气孔,它们都靠这些小孔呼吸的,在呼吸的时候,我看见它们的背上有一条会时粗时细的线,感到十分好奇,就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告诉我,那叫“背脉管”,是蚕宝宝“输送血液”的地方。我一下子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我多么希望蚕宝宝快快长大,早日功德圆满啊!

昆虫类观察日记5

  在假期的某一天里我回家时,路过省博物馆,我走在公路上,悠闲地在公路上走着,东看看,西看看的,忽然,眼前一亮,目光落在了那公路旁边,那棵孤独的小草上,我看的不是那棵小草,而是小草旁边有几个小小的身影,爬来爬去,我慢慢地走过去,生怕惊动他们。

  我静静地走过去了,静悄悄地在那看。

  啊!是一只小虫子,那棵草下好像是它们的家,那些虫子发现了是一条毛毛虫,他们静静地跑到毛毛虫后面,然后,用自己后边的尾巴上的夹子把毛毛虫慢慢地夹了个半死不活,我听见了它们狞笑,然后用自己后面的夹子,夹起毛毛虫,飞快的跑回洞口,那样子好像是怕别的动物发现似的,然后又在前面左转几圈,右转几圈,好像是在洞口穴前欢快的跳舞。然后便回到了洞穴,去分享那美味可口的美食,我在那等了一会,那些虫子又开始四处的转了,那样子好像没有吃饱似的,然后,又四处散去了。

  那个虫子短短的身子,前面有着短短的须,它的头很小,它的尾巴上有着长长的夹子,如同“钳子”似的。

  从这个故事中,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大自然中万物都是相克的,不管是什么都是这样的道理,就像成语说的那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说:螳螂正要捕它前面的.蝉,但是它一点也不知道它的后面却这一只黄雀,大自然中也是这个道理,万物就像这个故事一样那么奇妙。

  通过这次观察,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由其规律的,我们也不要去改变它们。

昆虫类观察日记6

  星期六早上,我写完钢笔字去厨房洗手。

  咦,水池上面旳墙壁上有一只可爱旳小蜗牛。小蜗牛长得太怪了,它好像没有骨头,全身都是肌肉,身上背着一座淡黄色旳、螺旋形旳小房子,头上还长着两对像天线一样旳触角,只见它用扁平旳像吸盘一样旳足,缓缓地向上蠕动,真是太奇妙了!我蹲下身子,用手指碰碰它旳房子,它旳身体感觉到了危险旳信号,马上缩进壳里,过了好长时间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我更想逗逗它了,我使劲戳它,蜗牛终于上当了,它开始往前爬行,一对短触角在它爬行时会一下又一下旳触碰着地面,就像两根探测棒,仔细地查看地面上有没有东西。那对长触角旳顶端长着它旳小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然而,更令我惊奇旳是,蜗牛旳行动十分缓慢,并且它在爬行时腹部会分泌一种黏液,所以蜗牛爬过旳地方会发出银色旳光芒。后来,我从电脑上知道,这种粘液可以帮助蜗牛减小身体与爬行表面旳摩擦力,有助于加快它旳行动速度(虽然它还是很慢),还可以防止蚂蚁等小昆虫侵害它,真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旳一种动物呢!我把蜗牛喜爱旳菜叶放到它旳身边,嘿,蜗牛居然缩在房子里不肯露头,直到我退到洗手间门口,它才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真是一只可爱旳胆小鬼!

  妈妈告诉我,蜗牛是从买来旳菜叶上带来旳,它不喜欢生活在我们家旳厨房里,我就把小蜗牛送回了广场旳草地上,奇妙旳小蜗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仿佛在对我挥手道别:“谢谢你,小主人!”不一会儿,小蜗牛便消失在草丛中。虽然跟小蜗牛旳相处是短暂旳,但是观察蜗牛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以后我还继续留心观察,发现身边更多旳惊奇。

昆虫类观察日记7

  我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让人回味无穷。在这快乐的国庆长假,当然不能少了一番令人流连忘返的游玩啦。于是,我们决定去参观期盼已久的上海昆虫馆。

  离昆虫馆只有100米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在林阴小道上,左右两边的绿灌木丛中,为了告诉人们昆虫馆就要到了,特意在绿灌木丛中装饰了各种各样的“昆虫”,让这林阴小道变得生机勃勃。

  当我迈入昆虫馆的那一刻,我惊呆了,眼前是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色,一座小木桥架在一条小溪上,小溪里一条条金红色的鲤鱼摆动着美丽的尾巴,游来游去。青翠欲滴的绿叶间,藏着一个个小脑袋,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又一只绿色的蜥蜴。走过小桥,便看到一只只可爱的绒猴,那绒猴可是十分珍稀的动物,小巧玲珑的身体真是惹人喜爱。看,他们的身体只有一个巴掌那么大,脸相当于一个普通的瓶盖,全身毛绒绒的,真是名副其实。

  令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蛇长廊内二十几种五彩斑斓、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的蛇。一条青蛇慢慢地扭动着纤细的身躯,不紧不慢地爬上了枝丫,摆出一个优美的姿态,吐着那鲜红的芯子,骄傲地看着我们,好像再说:“我是天下最优美的蛇,大家说说,对不对?”

  当我还在回味时,爸爸拍了拍我:“可可,你看,那便是昆虫长廊,有好多昆虫哦!”我如梦初醒:“啊?哦——”于是,我又看了蝴蝶,蝈蝈,臭虫,蚕,竹叶虫……其中的竹叶虫一动不动地爬在树枝上,成功地隐蔽自己,远远望去,就像一节节枯树一样,真奇妙!紧接着,我们进了蜥蜴洞,那一只只奇形怪状的蜥蜴,让我大开了眼界,有的瞪着一双炯炯有声的大眼睛东张西望;有的紧闭双眼,在树干上睡着了;有的一动不动,在聚精会神地脱皮……

  最后一“站”便是昆虫标本厅,我们买了一些五光十色的蝴蝶当纪念品。

  这一天,既开阔了我的眼界,又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原来小小的昆虫也有他们的世界,而那世界也同样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