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名言

关于舍己救人的名言

2022-03-20 16:49繁星中文网

关于舍己救人的名言

关于描写和赞美舍己救人的诗句

  (第一首)

  姑娘戏水海中游,毒蜇缠身命欲休。

  壮士闻声忙救难,临危舍己显风流!

  (第二首)

  长江学子最堪怜,一跳声音动地天。

  秀水青山生人杰,可歌可泣万年传。

  (第三首)

  三英事迹耀荆州,奋勇捐躯大义酬。

  日月依依悲戚戚,江流滚滚恨悠悠。

  可堪重任九零后,不落分毫前辈头。

  遥向南疆行叩首,心祈好汉傲天游。

  (第四首)

  端午时节浪遏桥, 孩童落水影踪缥。

  中流挥动回春手, 见义勇为胆气豪!

  (第五首)

  座座高山耸入云,英雄壮士峰如昆。

  当兵愿效英模志,舍己奉民情义真。

  苦累炼得两不怕,危急奉献一青春。

  举戈虽未沙场雨,却砺精兵代代新。

关于描写赞美松树的诗句

  松树为四季常青之树,因此特色,被无数名人所赞颂,松树亦被人赋予坚韧不拔的美名。同学们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赞美这些坚韧不拔的松树的吗,小编为同学们献上一些关于描写松树的诗句,与同学们一起鉴赏哦!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赏析】

  白金是指雨水,君指老天爷,这里 “君”有仰望并且调侃的意思,雨水换来了松林的成长,既然老天能滋养万物,我就不需要操心了,后两句代表作者当时轻松的心情,幸而有西风吹来,带来了松林因为舞动的声音让作者陶醉。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赏析】

  这首诗和《草堂》一首都是作于公元764年春.当年三月间杜甫自阆州率领妻子再回到成都草堂.由于性格的契合,杜甫极爱松柏,往往把它们看成良师益友.这四棵小松是他开始经营草堂时向一位姓何的要来的,因为是他自己亲手栽培的,花过一番心血,所以对之特别有情.当他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时,还念念不忘这四棵小松,如《寄题江外草堂》云:“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此刻四松别来无恙,他的欣喜是可想见的.但杜甫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飘飘然,一想到苦难的人民,他的喜悦便变为慨叹了。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赏析】

  此诗借用“孤松”、“清风”、“游云”、“日夕”、“苔绿”、“秋烟”、“苔绿”、“云霄”、“染”、“凌”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衬托出“孤松”潇洒高洁、顽强挺拔的品性,表现出诗人不满足于“孤松”的潇洒自得,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道明诗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咏寒松诗》

  【南朝】范云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赏析】

  范云以精巧的语言咏出寒松的'节操与贞心,修条与密叶乃青松之形,劲节与贞心乃青松之神。青松傲雪独立,流经千年的岁月依然青翠挺拔。那风雪不动的巍然,那稳若磐石的坚毅,实则寄寓了范云理想的人格。松的魅力,于入尘出尘中,犹为令人神往。有时,雪枝怒展,白甲披身,俨然立马沙场的武将,飒爽英姿;有时,晏然自处,遁迹白云,却似形迹飘忽的隐士,不与红尘同步。

《孤松》

  【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寄怀之作,诗人以孤松自喻,通过对孤松遭遇的记叙,总结了参加革新失败的经验教训,表明了自己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期待着有朝一日重新奋起的决 心和志向。展示了诗人坚强不屈,矢志不移的精神风貌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人生态度。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两句,既是对永贞革新因没有防备保守势力的阴谋陷害而失败沉重教训的总结,又是对所有正直的仁人志士的衷心告诫:为了防止敌人 的阴谋陷害,应当时刻提高警惕,并“以险自防”。正如俗话所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咏松》

  【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赏析】

  陆惠心的青松,结邻瘦石、寒梅,一样清癯而赋灵性。犹如雪中的高士,重岩之上,着青衫,立于雪,云为笠,风为蓑,铁骨丹心,傲雪凌霜,远去红尘,高韵澹然。用其坚韧的品质,在冰雪中锻造着瑰丽卓绝的风景,无须繁华的背景,却有永恒的真淳。

描写关于赞美古寺的诗句

  (第一首)

  华严古寺旧时容,三毁三修岁月钟。

  繁盛九州香火旺,精工壁画佛心溶。

  塔方铜殿今稀见,露齿神僧体妙丰。

  游客虔诚非俗士,已抛利欲不思逢。

  ------

  (第二首)

  隋辽佛院大同吟,上下华严两寺寻。

  但看千年经卷古,当开百代庙廊深。

  铜厅铸地凭科技,仕女飞天赖匠心。

  塞外秋风今又起,红尘几度听慈音。

  ------

  (第三首)

  千年宝刹帝君容,骏畅巍然向紫穹。

  梵鼓声声声欲界,金钟熠熠熠佛宫。

  回眸岁月苍原瘦,展翼阴晴古道空。

  德厚流光参北斗,神州拂洒大同风。

  ------

  (第四首)

  幻梦轻灵满四隈,丹青七彩溢瀛台。

  华严九会闻香语,寂灭三生越旧胎。

  辽韵金风清画壁,幽云晋土汉家瑰。

  君皇远去留芳粹,霞染庭堂向日开。

  ------

  (第五首)

  佛光普照万莲开,山势嵯峨天作裁。

  苦海化缘尊法显,乐心悟禅拜如来。

  一鼎香火三花妙,千树清风百石乖。

  我欲放歌云上舞,呼朋邀友赴琼台。

  ------

  (第六首)

  崂山叠嶂入云端,古寺幽幽倚翠烟。

  松柏挺拔如鹤立,修竹摇曳似弓弯。

  奇峰怀揣觅霞洞,名刹坐拥黄海湾。

  极目长天云水处,波涛托起打鱼船。

  ------

  (第七首)

  千载华严寺已空,藤缠荆立路难通。

  钟声久落松山外,柱石斜横草野中。

  欲逐荒墟寻夙迹,幸存残碣记贤功。

  木鱼何日能重响,好与乌金一脉雄。

关于赞美描写宋城的诗句

  (一)

  一分绝美,

  一分庄重,

  一分思量,

  三分旷世的爱恋

  美丽动人的西湖,

  让人难忘的宋城,

  你们就是一对,

  双生双育的孪生姐妹,

  是你们绰约的风姿,

  让杭州这座美丽,

  而悠久的历史古城,

  焕发出迷人的气息,

  让杭州西湖动人的传说,

  在宋城中演绎出,

  活色生香的美丽精髓,

  又让宋城,

  这座年轻的主题公园,

  沐浴着西湖动人的传说,

  而誉满神州大地,

  在这里,

  我要祝愿,

  西湖风光千年不变,

  我要祝愿,

  宋城风情万古流芳。

  (二)

  暮色渐渐降临,

  此时的西湖收起了她,

  白日里美丽迷人的风姿,

  月光下又露出一派,

  神秘的面容,

  我来到了美丽的宋城。

  在一轮清幽的,

  月光照射下,

  我的眼前立刻展示出,

  一派灯火辉煌的景观,

  只见宋城中一座座,

  仿宋的建筑物上,

  闪烁着了各色的灯光,

  特别是来到宋河,

  举目一望,

  一条一公里长的,

  宋河两岸,

  亭台水榭、

  酒肆歌楼上挂满了,

  红色的灯笼,

  那红色的灯笼,

  点缀在其上,

  恍若一条条,

  红色的巨龙蜿蜒,

  在水面上,

  显示出宋城,

  洋洋洒洒的气派。

  走进清明上河图。

  只见在那,

  巨幅活动的画面上:

  北宋时期的汴河,

  两岸车水马龙的,

  一幢幢,

  高低错落的楼舍前,

  是一条条,

  蜿蜒曲折的道路,

  道路上人仰马翻的,

  好不热闹,

  如水的街道上,

  有游走着的贩夫走卒,

  有街头卖艺的,

  在高声吆喝,

  有娶亲的队伍,

  在吹着唢呐,

  再看那图上的小河上,

  河水在潺潺流淌,

  数艘船只,

  在河面上缓缓游动,

  依次穿过那,

  高高的石拱桥,

  整个画面在流动、

  在闪烁,

  这幅巨型的.,

  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让我们更加地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所折服。

  站在宋城里,

  站在那棵,

  千年古树之下,

  你已非你,

  放河灯,

  看杂耍,

  抢绣球,

  逛皇城,

  南宋的民俗生活画卷,

  在你眼前悄然展开,

  你已经,

  穿越了历史,

  不经意之间,

  已化为南宋的庶民,

  在奢华之处,

  谛听历史的声音。

  即便你离群索居,

  百无聊赖,

  只要你在,

  明朗的镂花窗格子旁边,

  暂且品茗赏茶,

  打发闲情,

  也有明月临窗,

  晚风送来西湖,

  阵阵沁人的荷香。

  千年古城千古情!

  因你在宋城,

  宋城成为我心中,

  最美的风景!

  (三)

  灶儿巷是今天赣州,

  最负盛名的宋城古巷,

  巷内依然看得出,

  昔日的辉煌,

  仿古牌坊门,

  飞檐花楣雕窗,

  卵石拼成的巷路,

  一抹浓浓的古色韵味,

  飘逸其中,

  让人一走近,

  就陡生亲切与怀想。

  那日,

  我来来回回地,

  走在巷中,

  捕捉着古巷的诗意。

  灶儿巷的宅子,

  都较深,

  每一家天井里,

  都养着清新幽静的,

  兰花和万年青,

  那正是我喜爱的植物。

  老人们,

  在飘着茶香的古巷内,

  磕着瓜子,

  静静地享受,

  悠闲的时光,

  我不时朝他们微笑。

  忽然,

  不知谁人,

  在奏响音乐,

  琴声悠扬,

  音符飘飞,

  与宋石明砖清瓦,

  撞击着,

  发出一片灿烂之响,

  我循声望去,

  忘记了行走……

  (四)

  置身宋城,

  恍若追忆千年的遗迹,

  蜿蜒曲折的古韵,

  向行人诉说,

  一个朝代的花开花落。

  走进这里,

  穿越时光的记忆,

  南宋的天是江南的天,

  晴朗的天,

  明媚的天,

  也是一个妖娆的天。

  这里山之清水之秀,

  风光之迷人,

  街市之繁华,

  人烟之兴旺,

  真可以以,

  柳三变的词来形容: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更有那,

  重湖叠巘清嘉,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