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标语

关于出征的板报标语锦集90句

2023-10-03 21:09繁星中文网

关于出征的板报标语锦集90句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手抄报

  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手抄报篇一:赛龙舟

  星期五下午,回到家里,饭已经煮好了。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就打开电视。我拿起遥控器,刚想调到动画片,我爸爸一把抢过遥控器,说:“儿子,你都五年级了,不要老是看那些打打杀杀的动画片了,看点有意义的吧!”我极不情愿地说:“好吧!”。原来,爸爸要看赛龙舟呀!

  只见那些龙舟像一条条龙飞凤舞的神龙在江中游。比赛规则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龙船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分别有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真是壮观啊!

  每艘龙船船长大约为20—30米,船上约30名水手。都是些身强体壮、力大如牛的人,他们一起划桨,同心协力、不言不语、竭尽全力的在奋勇前行!只见你追我赶,此起彼伏,真是竞争激烈、扣人心弦啊!各队的拉拉队,也在台下较起劲来,加油声连绵不断,有人还打起响指呢!我暗暗的向那些赛龙舟的人举起大拇指,心想:“你们真棒!”

  最终红色的龙船在冲刺阶段终于夺取了冠军。太好了!真是如我所愿,“红龙”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也情不自禁在心里鼓励哪些失败的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赢,我为你们鼓气、加油!”

  看完比赛,我上网了解了关于“赛龙舟”的传统文化:

  原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手抄报篇二:龙舟赛

  端午节快到了, 今天是五月初三, 又是一年一度洪梅龙舟赛, 大街到处挂着醒目的标语, 一河两岸都插满鲜艳的彩旗,真壮观哦!

  大街上人们眉开眼笑, 好像过年一样。一大早,爸爸带我到管理区吃龙船饭, 龙船饭真香,有虾米、冬菇、猪皮,好多划龙舟选手在吃龙船饭。吃饱去比赛扒龙船, 选手们个个龙精虎猛、高大强壮, 我想我们村一定会赢。爸爸和我吃完龙船饭, 马上到岸边找一个好地方看比赛。哇, 岸边人山人海,到处是汽球标语,彩旗飘扬, 好有节日的气氛。

  中午十二点, 轰隆隆! 礼炮一响, 十几条龙船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 头戴帽子, 个个如出征的勇士,显得很精神。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 击掌喝彩, 龙舟在你追我赶, 谁也不甘心落后, 健儿使尽力气, 木桨上下飞舞, 动作整齐一致, 敲锣打鼓的也在一起呐喊助威。

  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 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时的起伏心情, 突然我看到有两条龙船遥遥领先, 一条是梅沙, 一条是黎州角,眼看去就要到冲线区, 梅沙的健儿奋力起桨, 可能是用力过猛, 龙舟入水, 竟然一直向下沉。黎州角这条龙舟成了群龙之首, 终于夺得冠军。一时雷鸣般的掌声, 欢呼声响遍两岸。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手抄报篇三:裹蒸粽

  裹蒸广东肇庆可是最出名的,用的是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来裹个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

  逢年过节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具体做法:包粽的前一日,先把猪肉洗净去皮,分别切成小方块,调入适量盐、糖、五香粉、味素拌匀。绿豆洗净,浸过夜,然后用手搓擦出豆皮,再用清水掏去,豆肉沥干水分,用少许生油、盐捞匀。糯米洗净,沥去水分,加入适量生抽、盐、糖、味素和五香粉拌匀。咸蛋黄一个切开两件。烧肉、烧鸭、火腿切件。冬菇去蒂,洗净,用水浸发,取出沥干水分。虾米洗净,浸软。栗子肉洗净,煲“烂”,取出备用。

  裹蒸粽是选用干的荷叶包裹的(即干莲叶,要先用水洗净,再用温水浸软,涂上少许油),先铺上一层糯米,再铺一层绿豆;然后放入猪肉、火腿、烧肉、烧鸭、冬菇、虾米、栗子和半边咸蛋黄等;最后,又销上一层绿豆和一层糯米,包裹成“四方形”,用水草结扎,即可放进蒸笼锅内,隔沸水蒸熟。用莲叶包裹的裹蒸粽,蒸熟后有一股芬香的荷叶味,吃起来特别可口。

  肇庆裹蒸粽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用竹叶包制,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粽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第二,主要原料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千克。第三,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瓶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开水。

  肇庆的土特产很多,有端砚、花席、鼎湖山茶饼、七星剑花、星岩鸡蛋花、肇实、紫背天葵等,还有著名的肇庆裹蒸粽。肇庆裹蒸粽,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工制作而成。肇庆裹蒸粽的独有特点就是用大冬叶包裹,冬叶不仅清香,还能保鲜。冬叶性寒,有清热解毒、降火的作用。新鲜出炉的裹蒸粽,久经煲煮的冬叶已变为深绿色,糯米表层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呈现一层通透的浅绿,冬叶与糯米、绿豆混合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其味甘香,口感软滑,吃后齿颊留香,因此是大受欢迎,到肇庆来的人,要离开肇庆,总会买些肇庆裹蒸粽回家。

粽叶飘香话端午手抄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一)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二)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 乡人群而祭之。

  (三)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四)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句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端午节的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日赐衣唐》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粽叶飘香的日子手抄报

  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庆祝节日,其中,吃粽子就是最传统的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粽叶飘香的端午节手抄报,我们一起品味端午节的粽子吧。

  手抄报一:

  手抄报二:

  手抄报三:

  以上就是小编准备给大家的.端午节手抄报,根据上面的这些手抄报提示,大家一起回味下自己端午节的美好时光吧。

粽叶飘香话端午诗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至而念朋友兮,发短信以祝福。

  篇一【汩罗江】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篇二【端午.无题】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篇四【端午】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一曲

  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篇五【端午思】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英雄,

  你的正义的灵魂啊!

  早早的住进了中华民族的心中。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诗人,

  你的篇章啊!

  是我们万代歌颂的精神。

  年年思,年年思。

  我伟大的民族骄傲啊!

  今日是你的节日呀!

  就让我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声吧!

  年年思,年年思。

  篇六【端午梦呓】

  这是我的祖国

  云雾弥漫,夜长昼短

  我以婴儿的姿态

  眷念您的胸怀

  高墙疏离我与大王

  馋陷断送六国江山

  故园萧杀,我匍匐于您脚下

  梦中我满腔热血,一身正气

  忠言直谏换取折翅民间

  楚宫日夜宴舞,华庭糜醉

  郢都城外

  饿殍离丧,哀嚎连连

  汉北遥望,楚地风流

  “离骚”剑指苍穹

  战火灼伤我的尊严,梦想尽葬

  所有的漂泊与幻想

  饱蘸苦难

  所有的抱负与抑郁

  羽化诗行

  我在“楚辞”中悲歌放逐

  只将破碎的山河

  于血脉中珍藏

  梦醒回头,襟湿鬓乱

  想张仪巧舌断盟

  白起挥军破郢

  楚声纷纷鸟兽散

  长歌当哭啊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安能以皓皓之白

  蒙俗世之尘埃?

  不息的湘流啊

  鱼腹棺椁忠骨!

  无论时光飞逝千年

  江山变迁,历史如何改写

  有一种思念,永远不会灭绝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祖国

  那是我们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