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繁星中文网!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标语

辉煌历史的宣传标语集锦三篇

2021-12-06 06:25繁星中文网

辉煌历史的宣传标语集锦三篇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霸气宣传标语

  1、 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2、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3、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4、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5、 我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6、 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7、 文化遗产保护:尊重历史,造福今天,开创未来。

  8、 保护古迹,责无旁贷。

  9、 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每一天的行动。

  10、 祖先的 、我们的 、子孙的——请保护文化遗产。

  11、 古迹属于你,属于我,是我们的共同财富。

  12、 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13、 纵有金山银山 , 难买文化遗产。

  14、 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5、 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6、 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 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 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20、 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21、 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22、 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23、 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24、 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25、 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26、 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27、 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28、 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29、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30、 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31、 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32、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33、 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34、 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35、 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36、 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37、 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38、 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39、 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40、 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41、 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42、 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43、 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44、 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

  45、 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46、 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47、 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48、 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49、 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50、 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51、 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52、 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53、 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54、 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55、 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56、 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57、 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58、 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59、 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60、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61、 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62、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63、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 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64、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65、 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66、 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67、 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68、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

  69、 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70、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

  71、 文化铭千古,精神传万年。

  72、 保护文化遗产,古老历史重现。

  73、 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

  74、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75、 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我们的根。

  76、 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祖国文明家园。

  77、 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

  78、 文化遗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9、 文化遗产是见证一个民族历史,体现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

  80、 思尘封文明,扬华夏文化。

  81、 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口号

  保护民族精髓,延续华夏文明。

  凝聚人类文明的恢弘史诗。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尊重人类创造。

  保护文化遗产,振兴中华之源。

  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关注参与,保护共享。

  弘扬民族文化,关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爱我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守住我们的根,留下我们的情。

  华夏五千年,文化永流传。

  保护文化遗产,有你更精彩。

  保护文化遗产,尊重文物历史。

  接续文化薪火,传承中华文明。

  不老的文明,绽放新的光彩。

  五千年文化,至始永无价。

  传承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继承文化遗产,传承遗产文化。

  文化遗产是人类第一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根源。

  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感悟文化精髓,体味现代人生。

  文化熏陶心灵,遗产影响世界。

  全民总动员,文化永留传。

  共同的财富,共同的责任。

  呵护千古文明,共享和谐生活。

  传承文化,保护遗产。

  呵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秉承精神财富,装典和谐家园。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华夏未来。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

  文化遗产,和谐社会的明信片。

  关注参与,共享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和谐传承。

  文化遗产,世代保护。

  保护遗产,真爱地球。

  情系文化遗产,心铸民族未来。

  传承历史,永续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明和谐。

  社会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并举。

  保护古文化,发掘古文明。

  守望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

  传承文化遗产,共创和谐社会。

  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

  文化遗产,精品精华。

  漫漫五干年,悠悠古文化。

  传承历史文化,永续文明薪火。

  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博大精深。

  留驻历史印痕,保护文化遗产。

  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再铸华夏辉煌。

  文化遗产,和谐之源。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尊重历史,憧憬未来。

  时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

  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延续未来。

  留住中国记忆,传承文化薪火。

  共同的家园,共有的财产。

  请珍惜祖先留下的财富。

  传承历史遗产,弘扬华夏文明。

  文化相连,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万代共享。

  文化遗产,留一点,知一代。

  把根留住,用爱呵护。

  文化大观园,遗产代代传。

  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志。

  让文化遗产永远的活下去。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文化遗产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文化遗产在我身边

  城墙对我们来说,这个词是家喻户晓的,我的学校和我的家就在商城城墙角下。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城墙角下走过,这是我从家到学校的必经之路。

  郑州商城遗址位于市内及郊区,郑州市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的古老城市,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地下埋藏有众多文物,这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据资料记载,遗址占地面积达25平方公里,规模宏大的都城位于遗址的中部,城址的平面近似长方形,四周是高筑的城墙,墙周长7公里,地面残留的墙垣最高处达5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郑州商城遗址的面积广大,遗存丰富,特别是城垣和宫殿的发现证明了这里是商代的重要都邑。

  古时的城墙是提供城防武将协防的作用和对来袭敌军进行城防伤害的,今日的城墙,早晨有晨练的市民,有三三两两个在一起聊,东家长西家短、也有三五成群的在做晨操、还有一二十人在唱老歌、大家都和城墙生活在一起,娱乐在一起。

  篇二:文化遗产在我身边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例如:北京雄伟的万里长城,西安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四川景色宜人的九寨沟……但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文化遗产,比如我家附近的商代遗址就是河南的文化遗产。

  商代遗址历史悠久,已经有3600的历史,是1950年被发现的,1951年开始发掘,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它的城垣剖面为梯形,下面挖有基槽,两侧有护坡,全部用土分段分层夯筑,每层上面有密集的圆形尖底或圆形圆底的夯杵印痕,城墙还留有版筑痕迹。周长近7公里,墙基宽20——32米,地面残存最高为5米左右。城周共发现11个缺口,有些是城墙废弃后损毁的,有些可能是城门。

  1974年,人们在西北段城墙外挖防空洞是发现了一个窖藏,其中共埋藏有12件铜器。1982年,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基建过程中又发现了第二个窖藏,埋藏铜器13件。1996年又发现了第三个窖藏。这三批铜器品种齐全,包括了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兵器,同时这些铜器形体高大雄伟,铸造精美,纹饰讲究,它们的主人无疑是商王。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郑州市成立了商城文物保管所,专门负责商城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3600年过去了,历史风云变幻,沧桑如歌。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一派沧桑宁静,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历史文物,研究历史,展望未来,创造祖国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篇三:中国文化遗产

  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我省70个景点免费开放。河南的文化遗产非常多,有商城遗址、城隍庙、二七纪念塔,还有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开封龙亭……但是,我最喜欢的是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是中国著名古都开封的一座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占地约27公顷,座落在开封城风光秀丽的龙亭湖西岸。它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它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一幅极为珍贵的社会风俗长卷,画中描绘了中国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虽然画中只有当时的一小部分,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剩下的部分也难以逃过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最有趣的是,一千多年前,张择端把它从现实搬进了画卷;一千多年后,人们又把它从画卷搬进了现实。徜徉其间,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清明上河园把名胜景区的枯燥和肃穆改成了激情与狂欢,当你正沉湎在大宋的世俗民风时,一不小心就会置身于一个精心编排的节目之中:看,那缓缓走来的不就是包公吗?广场上龙争虎斗的原来是梁山好汉们!那边水上大战炮声隆隆,甚至还能听见斗鸡场的尖叫……在这里,你可以参加一次科举,当一当状元郎;在听一曲编钟奏乐,那优美的古典乐曲始终在耳边徘徊……

  这些美丽的遗产展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华。让我们珍惜前辈们留下的美丽遗产,一起保护它们吧!

  篇四:中国文化遗产

  今天,我读了妈妈给我买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是一本充满知识的书。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现在,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是哪座宫殿吗?那就是我国的.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的宫殿,共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即位。由于故宫里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所以改名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宝殿”,是故宫等级最高的宫殿。在太和殿中举行的仪式都非常高级,例如皇帝登基、节日庆典等。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或演习礼仪的宫殿。保和殿是举行殿试和宴会的地方。

  介绍完了故宫,那大家对人间仙境黄山了解的又有多少?黄山以“三奇四绝”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素称“三奇”。怪石、奇松、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黄山的名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凤凰松、棋盘松等。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名松。到黄山未看迎客松,等于未游黄山。由此可看出,迎客松的名气有多大!

  书里的知识可真不少。我要认真阅读这本书,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同学们听。

  篇五:文化遗产

  五千年华夏大地,五十六种艳丽花葩,五彩缤纷的中华文化;悠悠千载,多少人用他们的汗水与智慧铸就了一个个雄伟的大厦,多少人用他们的勇气和执着书写着血气的长卷,多少人用他们纤巧的素手编织了别样的艺术。神州大地有多少文化值得欣赏啊!

  从塞北的长城,蜿蜒千里,如腾蛟般附在群山之间。古往,她守护着祖国的疆土;今来,她展示着炎黄儿女不可一世的雄才。

  走进西安的秦始皇陵园,一个个形态逼真的陶俑,一匹匹急欲驰骋的骏马,一道道设置巧妙的机关,他们不仅仅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他们更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珍品啊!

  寻访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品味江南水乡那一丝悠悠情愁,那一段离情别恋,那一曲跌宕的小调,那一壶香醇的美酒,那一首淡雅的诗词,畅游绿水、红瓦、蓝天之间,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名山大川,高楼大厦,词曲名段,琴棋诗画,数不胜数,数不胜数啊,可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您这位华夏儿女知其几何呢?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又有多少呢?

  据调查,竟有13.3%的市民人不知道遗产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分,近50%的市民认为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数据啊!

  朋友们,金山银山也有其耗尽的一天,我们的中华文化再不加保护,也会有其消逝的一日啊!古罗马、古希腊作为先导警示着我们,不要让有锡变为无锡啊!

  也许,一个国家,太过广大,引起不了大家的共识,那我们从家乡说起,我想很少有同学知道阜宁是中国散文之乡;建湖是中国杂技的窗口;城郊的那海盐博物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的国家级海盐博物馆……

  也许在座的每一位又要扪心自问,我们——一位高中生,为遗产保护做了多少。保护遗产不是要大家抛头颅洒热血,其实当您向一位不了解该遗产的介绍他,就是最好的保护啊!

  朋友们,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消逝,行动起来吧,尽一份微薄之力,让中华文化这四个打字更加闪亮。

  篇六: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神秘禁忌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遗产作文

  遗产已经成为历史上的耀眼明珠,我们绝不能让它停留在现在,停留在历史上。让文化遗产成为一幅壮美的画卷,一如谱写在旷野的诗篇。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的文化遗产作文,希望大家能仔细阅读,谢谢!

  中国的文化遗产作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蕴藏着人们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例如:夏、周、商三代国家的出现和发展,农耕文化,许多古人的遗址等等。历史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基础,历史需要我们肩并肩去守护它!

  回首历史,中华文明的拓展,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这些我们中国历代走过的旅程仿佛还历历在目,挥之不去。不过在这些我国古代繁荣景象的背后曾不知有多少惨不忍睹的事件在上演:黄河流域中为了争夺土地、财务,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秦始皇期间,滥用民力,使民不聊生,秦二世即位后,更加昏庸,最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商鞅变法,却遭酷刑而死……

  历史是如此的深重,历史是如此的灿烂。脚下的每一步路,似乎都成了对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在现代,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遗产少之又少,如果我们现在还不保护它们,那我们中华儿女岂不是太对不起以前的辛苦劳动者了吗?古老的中华民族,面对头顶上的那片天空,迷惑,畏惧,无奈而又向往。谁会想到千百年后的文化遗产,会成为中华儿女探索的终点呢?

  作为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多关注我国的民俗传统,积极投入到保护中国文化遗产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中华文化遗产一定会得到保护和发扬!

  遗产已经成为历史上的耀眼明珠,我们绝不能让它停留在现在,停留在历史上。让文化遗产成为一幅壮美的画卷,一如谱写在旷野的诗篇!

  中国的文化遗产作文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的文化遗产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长城,看那雄伟壮丽的长城。

  我和妈妈坐车来到长城脚下,只看见长城连绵起伏像一条巨龙,慢慢蠕动着,一直伸向遥远的天边……我们一边登长城一边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方位。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跨群山,它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八达岭长城上一共有六个烽火台,听说这些烽火台在古时候可以在两到三个小时之间将情报传到数千里之外的地方。烽火台分为两层,上层是眺望台,下层是士兵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一旦发现敌情,便可点燃烽火,将消息传到远方。可见它在当时的军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长城下是茂密的树林,不时地听见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和游客们的议论声,他们为这伟大的建筑感到惊奇。我想为什么经过了两千多年雄伟壮丽的长城还是那么坚固吗?它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长城实在是太壮关了!它让人联想起伟大的祖国,祝愿我们美丽的祖国越来越强大。